房企也有“科技狠活”?万科一季度营收379.9亿,科技创新专利累计近300项

金融财经
2025 04-30 04:38:10
分享

AI与房地产,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4月29日,万科发布2025年一季报,在各方及大股东强有力的支持下,积极实施“一揽子”方案,推进改革化险与融合发展,实现营收近380亿,销售近350亿,回款率超100%,完成超1万套房屋高质量交付,一季度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并完成大宗交易38亿元,盘活回款超40亿。前三月,万科综合住区产品获认可,理想花地项目成为广州主城区销售套数、销售金额双项第一,上海、杭州、天津等多地项目去化率超80%。同时,万科长租业务保持规模、效率、纳保量行业第一,Pre-REIT基金获中信等知名机构投资。

深耕业务的同时,万科还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万科首创的图纸大模型及相关AI技术,相继中标多家知名企业项目,并助力了深圳城市建设档案馆的海量图纸检查工作,大大提升了档案审查效率。

获市场认可的背后,是近十年的投入。经过多年努力,万科目前已获近300件国家发明专利,部分关键技术入选国际最顶级AI学术会议,获得建筑科技领域国家最高奖项“华夏奖”。其中,万科基于自主研发的图纸智能识别、智能建模和视觉空间定位等创新技术,构建了行业首个图纸大模型AI,实现了“设计-施工-运营”全流程数据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自研多款产品。

在项目管理方面,万科“图云”产品实现图纸查找效率提升6倍以上,图纸核对效率提升15倍以上,已服务近百家房企、设计院,并已与深圳市住建局全面开展试点合作。在建造施工方面,万科“翼览云”产品通过无人机巡航、360全景相机等技术,智能采集工程现场数据,构建可视化的施工现场管理平台,改变了过往依赖人工耗时耗力、容易错漏的局面。在资产运营方面,万科自主研发的“斗拱”建筑信息模型软件(BIM),仅需1天即可完成项目的三维建模,将大量专业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相较人工提效20倍以上。

不仅如此,万科还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升级产品和服务。今年3月,南宁万科一小区内发生火情,事发时仅3名儿童在家,万科物业依托智慧安防体系,在2分钟内发现险情并快速排除,守护了业主家庭安全,获得客户高度赞誉。在天津,一个房龄超20年的老小区,老年客户较多,万科物业入驻后,通过自主研发的“黑猫”应用让小区实现刷脸进出,方便老人提物品或带孩子时快速通行。

事实上,万科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打造智慧社区。一方面,以自主研发的“灵石”系统为决策中枢,通过各类传感器收集数据,对社区内各项设备状态实现动态监测和分析,实现99.7%的设备在线率与15分钟级故障响应。另一方面,通过自研的“飞鸽”平台,实现工单智能生成与最优路径规划,精准服务超3万名一线作业人员,构建起行业最大规模的工单实时响应网络。

分析人士认为,从图纸大模型提升建造效率和质量,到可视化工地技术提高施工管理精度,再到自研BIM软件提升资产管理效率,万科经过多年投入,已在地产科技应用上建立领先优势,有望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建立差异化优势。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