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引发药明系股价大跌,医药外包概念股承压。
近日,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举行了一场关于《生物安全法案》(S.3558)的提案听证会。该法案以11票同意,1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在会上获得通过。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市场对于药明系公司的担忧,股价出现大幅下跌。
截至发稿,药明生物(02269.HK)股价下跌17.06%,药明康德(02359.HK)下跌13.59%,药明合联(02269.HK)下跌12.93%。这一波下跌行情还波及到了医药外包概念股,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的股价分别下跌了12.19%、5.96%和5.35%。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由美国资深民主党参议员加里·彼得斯(Gary Peters)提出,其核心内容在于禁止美国联邦机构与中国华大系、药明系以及其他受到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同时,该法案还希望禁止政府与使用这些公司设备或服务的企业订立合同。该法案的目的在于确保美国的生物安全,防止可能的技术泄露和生物威胁。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生物安全法案》在听证会上获得了通过,但在进入参议院全体议员审议投票阶段时,很可能还会出现修改和调整。深圳前海锐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基金经理赖传亮表示,他对该法案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获得通过并不感到意外,并预测最终版本可能并非现在的模样。
此次《生物安全法案》的推进,无疑为全球的生物科技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特别是对中国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如何在国际环境中应对这样的政策变化,将是他们需要面临的挑战。而对于全球的生物安全领域来说,这也可能引发更多关于生物科技发展与生物安全之间的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