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证监会网站获悉,为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推动证券公司落实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增强投资银行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促进行业机构高质量发展,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以下简称《计算标准》),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2020年1月份,证监会修订发布现行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证券行业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四项核心风险控制指标长期维持在监管标准的1.5倍-2.5倍水平,行业持续稳健发展,没有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本次修订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证券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证监会对《计算标准》进行了修订。
具体来看,一是促进功能发挥,突出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对证券公司开展做市、资产管理、参与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业务的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予以优化,进一步引导证券公司在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发力,充分发挥长期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活跃资本市场等作用。
二是强化分类监管,拓展优质证券公司资本空间。适当调整连续三年分类评价居前的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准备调整系数和表内外资产总额折算系数,推动试点内部模型法等风险计量高级方法,支持合规稳健的优质证券公司适度拓展资本空间,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做优做强。
三是突出风险管理,切实提升风控指标的有效性。根据业务风险特征和期限匹配性,合理完善计算标准,细化不同期限资产的所需稳定资金,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指标的科学性。对场外衍生品等适当提高计量标准,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有效性,维护市场稳健运行。